“十四五”以来,北京空气质量改善取得突破。细颗粒物(PM2.5)年均浓度连续四年稳定达标,从2020年的38微克/立方米下降到2024年的30.5微克/立方米,四年间又下降19.7%,通常消除重污染时期。这里的“北京经验”是什么? “十五五”规划如何实现?对此,新闻快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。慎选“0.1微克” 连日来,不少市民外出赏秋景。在蓝天的衬托下,金黄的银杏、火红的枫叶成了一幅“油画”。不仅是秋天,今年北京的蓝天也成为了永久。 1月至9月,北京细颗粒物(PM2.5)平均浓度为24.9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15.0%;好天数达到226天,同比增加18天。北京现在的空气质量如何?你可以拿一组数据来进行比较。北京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开始监测PM2.5,当年PM2.5年均浓度为89.5微克/立方米,与国家空气质量标准35微克/立方米仍有较大差距。到2020年,北京PM2.5年均浓度下降至38微克/立方米。进入“十四五”后,四年内再下降19.7%——到2024年,北京PM2.5年均浓度将达到30.5微克/立方米。北京提出“十四五”末基本消除重污染时段。与2013年相比,2024年北京重污染天数将从58天减少到2天,减少96.6%,创历史最低。据谢金凯介绍,d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介绍,近年来,北京围绕PM2.5治理,升级“1微克”行动、实施“0.1微克”战役,构建“单位治理—源头绿色创建—数字智能赋能”的精细化治理体系,聚焦0.1微克、0.1微克,探索以精细化管理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有效途径。以街道、镇为单位,推动街道、镇自主化改造,提高大气精细化管理能力和水平。 2018年以来,北京建立了覆盖所有街道、乡镇的网络监测体系,布设了1000多个小型空气质量监测站。相关数据分布于全市街道、乡镇、乡村,为科学探索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。c 分析街道、乡镇空气质量状况,有效促进“市-区-街、镇、镇”三个层面的协同发力、同频共振。执法协助延伸至街道镇,对日常空气质量较差的街道镇进行精准指导。精确的“傻瓜式”执法将付诸东流。 2024年,“点名”80个街道镇。成立16个帮扶小组,深入主要街道、乡镇、乡村“点对点”排查问题、查找原因、提出建议,加大全程帮扶指导力度。以及NBSP;今年新车新能源率已超过50%。谢金凯表示,北京以“绿色内容”体系为引领,挖掘减排潜力。行业、大户移动资源管控细化,新能源替代举措明确了垃圾运输、混凝土搅拌、快递、环卫、公交、公务用车等主要行业的ES;利用财政激励稳定建设40支清洁运输车队,推动多家大型物流企业实现城市配送轻型车辆新能源使用;实施新能源卡车优先政策,五环内每天比汽油卡车多行驶12小时,累计通行超过5.5万辆。今年,新车新能源转化率超过50%,新增机械新能源转化率保持在90%以上。固定资源的管理和控制是在商业中进行的。通过清洁生产审核、“一厂一策”管理、绿色绩效评价,帮助企业从达标向升级、创绿色转变。实施“绿色体检“一区一策”对“非绿”企业进行精准帮扶,深入分析减排潜力,全过程监控推进。前8个月,新成立绿色企业832家,是去年的4倍多,绿色企业比例提高到32%,污染物排放量下降15%以上。城市面源资源管控精细化到工程和道路上。北京推广全封闭基坑空气膜施工技术,实现防尘降噪90%以上,保证建筑与居民生活平衡;推广温拌沥青的使用,明确特定道路、项目和地点的铺装数量和要求,通过沥青的使用,减少VOC排放70%以上;对近2000条道路进行道路扬尘负荷和通行监测。每月对550个工地出入口每侧100米进行及时推送结果,带动整改。大规模模型赋能决策,准确认识、快速反应 谢金凯表示,北京构建了“督导-监测-督导”“三监管”环节的大规模应用模型,支撑精准管理、科学决策。在精准感知方面,包含1000多个空气质量监测站、6000多个用电量监测、8000多个施工现场视频、21万吨车辆在线监测、7000多台机械远程监控等多源数据,形成“天眼地网”,快速捕捉高污染值,识别准确率高达90%。在精准分析方面,我们自主研发了26类挖掘算法问题,监控违法违规行为主要企业生产运行与污染治理不同步,重型车辆和移动机械排放超标,建设措施落实不到位等。我们可以快速、准确地定位具体的释放点和释放源,支撑精准问题、精准时间、精准地点、精准对象、精准步骤的实现。在精准响应方面,昂北京依靠大规模研究模型和判断的结果,建立快速响应机制,实现“2小时验证、4小时反馈”,实现线索高效轮转和问题纠正。运行过程中,已累计闭环管理问题指征17000余条。 “十五五”将加强多项污染物协同控制。谢金凯表示,展望“十五五”,北京污染防治已进入攻坚期。以污染减排协同减碳为动力,以治理PM2.5为主线的纵深攻坚阶段。围绕建设美丽蓝天的目标,北京遵循以“0.1微克”为基础的精准化、科学化、污染防治,组织推进结构性减排、工程化减排和排放管理,加强氮氧化物、挥发性有机物等多种污染物的协同控制,提升“绿色含金量”。具体路径上,北京将加快流动资源结构优化升级,推动产业资源绿色低碳转型,提升水平。新京报记者张璐编辑白爽校对付春民。

推荐文章